額子想念起小北鼻時吃的巧虎小饅頭(類似旺仔小饅頭)。
就是這一款,讓我家小孩想念的很,
於是我們討論了一會,決定周末來做小饅頭(但…先做原味的就好😋)。
這些是我們用到的材料。
實際操作步驟(食材與簡易步驟請看文後):
媽媽先把所有食材和道具準備好
麵粉篩、磅秤、攪拌盆、保鮮膜。
是這次親子烘培的必備工具。
接著,小朋友可以開始動手囉!
Ⓐ. 蛋黃1顆 + 糖粉15克 打勻。
使用一般50克的蛋,分出來的蛋黃僅15克。
糖粉分次加入蛋黃中,稍微打發有泡泡的感覺即可。
Ⓑ. 蜂蜜15克 + 植物油10克 加入Ⓐ混和。
芥花油、葵花油…都行。
而橄欖油味道比較重,所以這裡不建議使用喔。
Ⓒ. 奶粉15克 + 日本太白粉90克 + 低筋麵粉10克 + 無鋁泡打粉2克 過篩 加入Ⓑ混和。
日本太白粉其實就是馬鈴薯澱粉,和一般樹薯粉澱粉太白粉不一樣喔。
沒有日本太白粉,可使用玉米粉代替,
只是玉米粉做出來的小饅頭,口感會比較粉沒有那麼酥。
Ⓓ. 將Ⓒ移到平台繼續將麵團揉勻即可。麵團用保鮮膜包起來靜置15分鐘。
Ⓔ. 麵團揉成長柱狀(約直徑0.8-1.0公分)。並切塊(寬度約小朋友的手指)。
揉成長柱狀得媽媽來揉,切塊的部分一樣可以由小朋友來執行喔。
Ⓕ. 揉成小圓球,均勻放在烤盤上。
因為烘培後的小饅頭會長大1.5倍,
放進烤箱前先檢查小圓麵團的間距是否夠,以防出爐時它們團結在一起了。
Ⓖ. 烤箱預熱,上火170度,下火160度,烤11分鐘。
出爐立刻將小饅頭移除烤盤,放涼約20-30分鐘後,就有香酥小饅頭可以吃囉。
↓ 一顆圓滾滾的蛋黃,孩子驚呼「好可愛的蛋黃哥」。
↓ 糖粉15克分兩次加入蛋黃攪拌,打出微小泡泡鬆鬆的感覺。
↓將蜂蜜15克、植物油10克倒入拌勻。
↓ 麵糊提起來有絲絨般的感覺。但接下來才是挑戰喔。
↓ 把所有乾粉過篩倒入麵糊中,拌成塊。
這時候會很懷疑麵糰是不是太乾….但別擔心。
↓ 把稍微拌成塊的麵團移出攪拌盆,放在桌面上揉。
↓ 很快的,麵團會成形,就像這樣。有著濃濃的麵粉香和蜂蜜香的麵團。
↓ 用保鮮膜包起來,靜置15分鐘左右。
↓ 麵團揉成長柱狀(約直徑0.8-1.0公分)。。
接下來要揉成細長的圓柱狀,就得媽媽出動了。
↓ 小朋友負責切塊。
用自己的小小手指當尺規,切出一塊一塊的小小小麵糰。
↓ 揉成小麵球真是大挑戰。
好多好多的小小麵團要揉😑。
↓ 揉麵其實像玩黏土一樣,任何可以揉成球的方式都可以試試。
提醒進烤箱前要檢查所有小麵糰的間距,
因為小麵糰進烤箱後,可是會再長大1.5倍的唷。
↓ 烤箱預熱,上火170度,下火160度,烤11分鐘。
出爐了就趕緊移出烤盤,放涼。
↓ 試吃,一口接著一口 (完全涼了才會有酥的口感喔)。
↓ 香甜又酥的小饅頭。
↓ 完全放涼後,放進密封罐保存。可以放3天。
超簡單的小點心,在家防疫太無聊,就和孩子一起試試這個配方吧。
食材準備:
1. 蛋黃1顆 約15克
2. 糖粉15克
3. 蜂蜜15克
4. 植物油10克
5. 奶粉15克
6. 日本太白粉90克
7. 低筋麵粉10克
8. 無鋁泡打粉2克
簡易步驟:
Ⓐ. 蛋黃1顆 + 糖粉15克 打勻。
Ⓑ. 蜂蜜15克 + 植物油10克 加入Ⓐ混和。
Ⓒ. 奶粉15克 + 日本太白粉90克 + 低筋麵粉10克 + 無鋁泡打粉2克 過篩 加入Ⓑ混和。
Ⓓ. 將Ⓒ移到平台繼續將麵團揉勻即可。麵團用保鮮膜包起來靜置15分鐘。
Ⓔ. 麵團揉成長柱狀(約直徑0.8-1.0公分)。並切塊(寬度約小朋友的手指)。
Ⓕ. 揉成小圓球,間隔等距平放在烤盤上。
Ⓖ. 烤箱預熱,上火170度,下火160度,烤11分鐘。
[歡迎社群分享,如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 ; 禁止複製、貼上、修改上述文章內文 ; 禁止商業使用。並且必須註明 來自 [好興誌] ,及附上原文連結]
發表迴響